我們過去十幾年,城市化率超過了50%,從建設面積、開發投資等各項指標看,都是建國以來沒有見到過的速度。我們可以把它比作長骨架的時期。
未來五年,怎么能夠走上新常態?我有一個想法,城市形態要一些內涵要求,這些年城市化對城市內涵要求可能關照的不夠,因此要增加城市內涵。我不是研究城市的專家,但我從經濟學角度有一些認識,我覺得城市是一個高密度的社會經濟體制。
一個城市幾平方公里?到底住了多少人?晚上住了多少人?白天有多少人過來工作?這個達到一個臨界值,我們就叫城市。但是,這些年以長架子為主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把這個概念淡化了。所以:
第一,城市當中要堅持城區的概念。什么叫城區?我們現在的城市化認同沒有邊。歷史上城市是有邊的,就是城墻,那個時候出于防衛的需求,城墻建設在那個時候輕而易舉,我們古代城市蠻緊湊。現在房屋突破城墻了,城市的概念又變成城鄉一體的行政區劃,這樣就導致我們的城市在擴大,將來五年、十年能不能往里收一收?要把城市建設集中到城區,做城區。
比如說,上海最老的區靜安區到今天沒有合并,幾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到今天容納3.2萬人,白天靜安區是上海最重要的商業區,20幾萬人進去上班、進去消費,這個地方秩序很好,井井有條。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老上海基礎設施投資累計比較大。
基礎設施建設,不光注重地面,還要注重地下。上海的靜安區如此,我去新加坡看它的城市規劃,地下規劃了兩百米,二十米干什么,六十米干什么,都有嚴格的標準。
第二,城市要擴張的時候,要有一個指標,就是原來密到什么程度可以擴。
現在城市都稀稀拉拉,再跨出去搞一個新城,想法再好,它撐不起來。老城、新城之間有發展規律,老城密度不到臨界點,沒有發展新城的條件。這是為什么很多新城造了很好、規劃也很好卻缺乏人氣的原因。只有過了臨界點才能往前走,否則撐十年也撐不起正常的城市人氣。因為原來城市老區壓強不夠,集聚的資源不夠。
我們各個地方很多城市,老區到底壓強到多少,老區不夠密能不能收縮一下,把有限資金配套到老區完善上來?要有一個標準。
第三,我們對城市建設的人才要求要有一個標準。現有的建造設施要吸引人利用人,這是下一步新型城鎮化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這需要政府有這個觀念,留一座空城不是好政績,這是負面的政績,F在我們有了骨架,看看誰能夠往骨架上長肉,組織活動,吸引人氣。
我看過一些案例挺有意思,同樣的城市人口,同樣的消費水平,如果這些積極活動分子去攪動,活動頻率就會高起來。所以我們文化的需求,對活動的需求,下一階段要動足腦筋。中國的城市不要再往攤上做文章,要往已經攤開的面積上做活動文章。
最后一點,要遵守市場的自發性。我們老覺得城市這么復雜的東西,沒有專家、沒有官員、沒有人畫張圖怎么行?這個話有道理,因為城市高度復雜,城市很難建成,而中國城市專家太少,真正懂城市的專家太少。
浦東區成立的時候請專家去開會研究,我就問了一個問題,陸家嘴有沒有保姆買東西的地方?香港中環有了,紐約有了,華爾街擦個鞋的地方都有了浦東也要有。我們現在的城市太高大上,高大上的結果就是生活不方便。市場都歡迎高端人口,我們沒有低端人口,高端人口就變成低端人口,他不得不澆花。所以說,城鎮化新常態需要有良好的市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