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時曾這樣為“中國夢”下定義——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堅信這一國人共有的夢想“一定能實現”。“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相應地,“中國夢”也呈現出這個階段的諸多重要時代特征。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經濟的騰飛。我國自1979年改革開放政策正式實施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和國際地位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極大提高。2012年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519322億元,位居世界第二,GDP增長速度雖然較之前有所下降,但在西方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仍能處于一個較高的增長幅度。這些都是改革開放以及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所取得的成就,這些成果充分證明了黨所提出的指導方針的正確性與前瞻性,因此社會各界都應該更堅定不移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創新,深化改革。我們作為民營企業家更應該緊跟黨的步伐,堅定信念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根據全國工商聯的報告,我國2012年民營經濟在國家GDP中的比重已經超過60%,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也已經超過了1000萬家,同時民營企業創造了全國一半的稅收,提供了全國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民營經濟不僅堂堂正正登上了中國經濟的舞臺,而且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力量,使人民群眾富裕的重要源泉,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支撐。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作為民營企業的代表,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示范作用。要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勇于創新,加快自身轉型,擴大改革成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讓人民能更多地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社會更加和諧。
這次在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有利于進一步讓我們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十八大精神上來,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加自覺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與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同時,我們認識到實現企業的發展夢、個人的成功夢與實現13億人民的小康夢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夢是緊密相連的,從而激發出我們更大的熱情與干勁,推動我們更加自覺地把個人奮斗融入實現中國夢的歷史洪流。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仰,又腳踏實地,苦干實干,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之下,我們就一定能夠擁抱美麗的中國夢!